“向前奔跑得越快,春天就越早来到我们身边;向上攀登得越高,春光就会更多照在我们身上”。自全省、全市“新春第一会”打响支点建设“发令枪”以来,茅箭区将全部工作向服务湖北加快建成支点上聚焦聚力,奋力打造“大山里的深圳”先行区,以张弓满弦之姿、实干竞进之态、奋楫争先之势书写“春天的故事”。
开足马力忙生产,全力以赴赶订单。3月底,记者走进茅箭区辖内各汽车产业链公司制作车间,映入眼帘的皆是一派忙碌生产景象。
在十堰坤钰渝明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多条汽车座椅生产线满负荷运转。该公司运营总监郑文轩介绍,公司积极抢占汽车座椅市场,新建4条生产线,可满足全套电动座椅生产和装配需求。今年以来,该公司长期处在满产状态,确保所有订单按时交付。
“我们生产的第六代智能充电桩体积较前代缩小30%,充电效率提升40%,能精准满足新能源汽车短时高效补能需求。”在湖北雅格力特电气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新型节能环保电气设备正批量下线。该公司负责人杨勇称,公司第六代电动汽车直流充电技术已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在湖北达峰汽车智能控制系统有限公司研发实验室,工程师正在调试新型电子换挡器。该企业具有122项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其中捷途旅行者电子换挡器取得“一种多挡位轨迹槽体以及车用换挡器”专利。“公司目前正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布设AMT电子换挡器生产线。”该公司CEO孙军海介绍道。
从智能制造车间到科学技术创新实验室,从节能环保电气设备制造到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研发茅箭区围绕汽车产业链“一件事”,坚持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起的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前瞻布局“三线并进”,整体提升产业竞争力。
该区积极推动整车专用车、汽车零部件及智能装备、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聚链成群。加快培育专用车、智能装备2个百亿产业和东风锻造有限公司、东实底盘(湖北)有限公司、驰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3家百亿企业。支持专用车企业转型升级,加快汽车零部件产业向新能源与智能网联领域拓展,推动东风商用车 D600上市。组建专用汽车企业联盟,协同打造驰田、华悦达、迈创达等重点专用车区域品牌,推进驰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年产6万辆自卸车、正和汽车科技(十堰)股份有限公司年产值达25亿元。
实施东城经济开发区产业升级战略,上新驰田新能源矿卡、迅捷安无人机消防车、智由冷链物流车等专用车产品,加快投产东石特发新能源轴齿、坤钰混动变速器等项目,形成“商乘并举、油电并重、整专一体、整零协同”产业格局。引进联合飞机 R6000机身制造等项目,拓展“低空+应用”产业链,力争东城经济开发区工业总产值实现700亿元。
一季度,茅箭区华原新能源中重卡、东实底盘订单同比增长46%;正奥订单同比增长80%、腾跃产销同比增长30%;坤钰 LNG气瓶项目投产,预计年可生产3万套 LNG气瓶;东实特发年产200万套新能源轴齿汽车产业链发展动能澎湃。
春潮涌动战正酣,项目建设势如虹。放眼一季度茅箭大地,重点项目建设现场勾勒出一幅幅热火朝天的奋进图景。
挖掘机大臂上下挥舞,大型吊车来回转运材料,工人们有条不紊安装各类休闲设施这是记者2月20日在茅箭区上海名都口袋公园建设现场看到的场景。施工方项目经理高兰兵介绍,自2月12日(正月十五)复工后,他们全面抢进度、赶工期,确保工程按期完工。该项目包含综合用房、口袋公园以及一条微循环道路,建成后不仅为市民新增一处休闲锻炼场所,还将大大缓解北京路至上海路交通压力。
3月20日,茅箭区迎来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突破城市之光无人驾驶智造基地正式建成投产。基地内,首台光珀V2无人驾驶清扫车格外引人注目:头顶黄色警示灯,脚踩四个“风火轮”,通过智能感知与精准导航技术,展示高效清扫作业全过程。
该基地由城市之光(深圳)无人驾驶有限公司投资5亿元建设,占地约2万平方米,分三期实施。该公司首席科学家吴荩介绍,一期项目预计可实现年产值超20亿元。项目从签约到投产仅用时180天,创造了项目建设“茅箭速度”。
从民生改善到产业升级,从城市焕新到招商突破茅箭区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只争朝夕、干字当头,以项目建设实效开创经济社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新局面。
加强项目资金谋划。围绕政策导向、支持方向和资金投向,持续加大对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超长期特别国债等资金争取力度,力争全年争取政策性资金20亿元以上。其中在涉水项目方面,围绕泗河流域水质巩固提升和百二河流域支沟雨污分流,积极申报美丽河湖项目,总投资4亿元,已提交至生态环境部;围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监管能力提升和百二河中上游河道水生态修复,谋划申报2个项目,总投资7300万元,已提交至省生态环境厅。
加快推进项目建设。一方面强化招商项目落地,聚焦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智能装备、生物医药、低空经济和未来产业,大力开展产业集群招商、产业链条招商和产业生态招商,力争储备政策性项目200个。另一方面强化项目攻坚意识,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坚持问题导向,实施领导包联。全区100个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371.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62.6亿元,其中64个项目已开工。
持续优化项目服务。坚持以项目论英雄,服务围着项目转、要素跟着项目走,协调解决项目推进和公司制作经营中的各项难题,实现690家“四上”企业包联全覆盖,持续打造“企有所需,我有所应”营商环境服务品牌。
不负春光好时节,春日旅游正当时。拥有优美山水资源、便捷区位交通优势的茅箭区,春季文旅消费市场活力迸发,热度持续攀升。
3月16日,该区正式开通“文旅精品游线条免费专线带市民畅游茅箭花海。同时启动首届“爱在茅箭爱上茅箭”大学生短视频、摄影大赛,设立10万元创作基金,激发青年学子参与文旅推广的热情。
3月30日,“花样茅箭樱为有你”2025环赛武当自行车骑游活动在秦巴生态植物园开幕。本次骑游路程长37.6公里,沿途串联桃花湖、营子村、五步河、东沟等多个景区景点。数百名来自全国各地的骑手驰骋赛道,在速度与激情中领略茅箭区秀丽的山水风光,感受独特的人文风情。当日晚上,“花样茅箭魅力职院”万名大学生游茅箭活动在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启动,标志着茅箭区联动市内三所高校组织万名学子开展系列文旅体验活动的序幕正式拉开。
这个3月,秦巴生态植物园花海、忆乡坪农文旅产业园、凤凰山山体公园等一批文旅场景“火爆出圈”,成为网红打卡地。
从乡村到城市,从农业到文化产业,从研学到康养茅箭区锚定打造“世界文化旅游目的地中心承载地”目标,围绕全域旅游“一行动”,把辖内南部山区建成绿色休闲旅游目的地。
该区大力培育城郊游、体验游、研学游新业态,以赛武当国家森林康养基地为依托,快速推进云龙谷康养研学中心建设,着力打造度假探险与慢生活康养福地;深挖茅塔乡东沟4A级景区红色资源,以“如是禧村”民宿产业园为载体,推动红色旅游与乡村民宿串点成链;依托大坪片区“忆乡坪”研学基地,整合古银杏、生态茶园等特色资源,激活共享田园经济,做优研学旅游产业;以百二河大川片区武当滑雪场项目为引擎,发挥冰雪经济辐射效应,推动生态保护、产业升级、消费扩容协同发展。同时,快速推进武当滑雪场及凤鸣山康养项目二期建设,开发森林温泉,创新推出“冰雪+温泉”“冰雪+避暑”特色产品,全力打造城郊经济发展示范样板。
同时,该区抢抓入选全国环境健康管理试点机遇,因地制宜打造“一村一特色”生态发展格局。用好63万亩林地资源,构建“林上有花、林中养蜂、林下种药、林间康养”立体林业经济体系,同步推进林业碳汇开发,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助力农民增收。壮大茶旅、药旅、果旅、蜂旅产业链,加大“一箭倾心”“花样茅箭如是生活”品牌推广力度,拓展生态教育、农耕体验、观光休闲、健康养生等产业链,争创全省生态旅游示范区。
用心擦亮生态底色,全情守护一泓清水。一季度,茅箭区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热潮涌动,为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注入了强劲动能。
3月下旬,记者行走在茅箭区泗河流域马家河下游水生态修复项目茅箭小学段,生态步道蜿蜒向前,过河汀步错落有致,休闲广场设施完备。河道内清水潺潺流淌,两岸绿树成荫,不少市民或悠闲散步、或健身锻炼,构成一幅惬意的生活图景。该项目全长7.58公里,通过修复河道生态、建设缓冲岸坡及人工湿地,提升防洪标准,改善水生态环境,打造“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生态示范河道。
在百二河生态修复工程“上善若水”段施工现场,数台大型挖掘机械轰鸣作业,数十名实施工程人员加紧开挖河道。“上善若水”段南起襄渝铁路桥,北至中岳路,长约2.1公里,改造内容有河道生态修复工程、综合管线工程、截污管道工程、四四厂人行桥工程。施工方武汉市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百二河生态修复工程二期项目总工程师陈炜介绍:“项目总工期480天,预计2026年7月全面完工。”
从碧水到蓝天,再到净土茅箭区深入践行习生态文明思想,坚决扛牢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政治责任,围绕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共书绿色文章,尽展生态画卷。一季度,该区辖内主要河流水质总体良好,马家河水库、茅塔河水库2个断面均为Ⅱ类水质。
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持续加强水质巡查和重点支沟排查整治,一季度开展水质巡查93次、支沟巡查10余次。深入开展工业园区专项排查整治行动,累计排查园区涉水工业公司40余家(次),进一步压实企业环境主体责任。扎实推进神定河、泗河流域排污口溯源整治,制订《茅箭区入河排污口“一口一策”整治方案》,整治工作完成率达50%。
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起草《2025年茅箭区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压实各部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责任。加强重点涉气企业执法监管,累计出动执法人员90余人次,检查涉气企业30余家次。加强日常巡查检查,加大国控站点周边餐饮油烟问题巡查检查频次,确保商户油烟设施正常运行。
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加强危废安全管理,全面完成114家涉危废生产单位2025年度危险废物申报登记工作,同步强化准入审核,确保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持续保持100%。农村生态治理方面,通过完善日常监督管理机制,保障农村里的生活污水处理设备稳定达标运行。4月1日,该区在全市生态环境系统美丽乡村建设暨农村里的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现场推进会上作典型经验交流。
在茅箭区“新春第一会”上,区委书记、区长李琴强调,要传承发扬移民城市文化基因,对标深圳城市发展精神内核,着力锻造“敢于尝试、开放包容、务实高效、超越自我”的“茅箭精神”。这一精神将激励全区上下以“开局即决战”的奋进姿态冲刺“开门红”、拼出“全年彩”,在服务支点建设中扛牢新使命、干出新作为。(本版图片由茅箭区融媒体中心提供)